2021年1月首播的日本動畫,原來改編自屋久悠樹輕小說作品,其小說獲得2015年第十屆小學館輕小說大賞優秀賞。難怪一看覺得劇情不俗。 本來打算找一套像《崛與宮村》般對白簡單的愛情故事來學學日文,豈料找到這一套《弱角友崎同》,對白很長而且有點深奧,不是能放空看的動畫。 故事講述一位玩ATTA FAMI遊戲全國第一的玩家,可是被第二名玩家發現其人生原來一團糟。於是第二名玩家開始調教主角,成為一個擁有個人魅力的人生贏家。 主角與第二名玩家會面時的對談是動畫的一大亮點,兩位中學生在討論人生讓成為什麼樣的人。看似人生勝利組事事順利觸目,卻忘記背後他們也曾努力。主角認為人生這個沒規則的遊戲爛透了,可是屬於人生勝利組的第二名玩家卻鼓勵主角友崎將人生當作一場遊戲般認真玩,而不是未盡力便放棄。 恰巧主角對於他人沒玩過遊戲便放棄或諸多藉口的人十分不屑,人生導師(第二名玩家)的話正中他心,加上引用很多遊戲術語,如主角有所進步便是升等級,遇上難題便說是中毒等情況,使主角不放棄繼續嘗試改變,打開封閉的心靈,接觸不同的同學。 看了四集,應該會發展成為後宮類情節吧?數名女生均對主角有好感,而主角大多時自卑心極重的人……不過我認為此小說成功之處,喚醒了很多終日沉迷於遊戲的學生,除了積極在遊戲世界外,面對真實的人生也可以從小改變小目標改善起來。或許,對學生哥來說也有正面作用。 寫小說方面要學習的是也是展開劇情的方法很自然,說理時也要有趣。其實連說話姿勢嬌正、如何開展話題這些冷門的都可以放在小說中,音樂加上奇幻,到底可創作什麼故事。
倪匡《紅月亮》連載於七十年代的小說,八十年代才發行單行本。 故事大綱為一個小鎮有數千人看見紅月亮,衛斯理獲邀前往調查原因而撞破外星人欲侵略地球的計劃。小說分為十二部,而以寫作當時的年份,倪匡文筆雖然不是最獨到的,但他的洞見卻十分具前瞻性。 可能是連載小說的關係,倪匡於《紅月亮》的劇情推進十分迅速,差不多一開始便已入局,沒有太冗長的鋪排。而且一開始便用一件奇異事件,只有數千人看見紅月亮,一事來牽引讀者閱讀的意欲。 倪匡用詞簡易,甚至有點過於口語。可是他鋪排劇情進展及疑點是一浪接一浪,令讀者欲罷不能,十分易讀。例如衛斯理到達小鎮時,已出現第一個疑點,能力極高的巴圖無故失蹤。第二個疑點,就是小食店的人突然死亡。第三就是白衣怪人,而衛斯理卻是三顧白衣人。 雖然往後的劇情有點牽強,可是倪匡所擁有的真知灼見,在那個年代實在令人折服。首先他描述外星人的基地擁有一幕可隨時看見地球任何角落的電視,我彷彿在《與神對話》一書中看過。而白衣人的裝束,令我聯想起《暗殺教室》的那位白衣人。而八爪魚為外星人形態,當時外國電影有火星人玩轉地球、MIB、還有很多往後的作品,形容差不多的容貎。 倪匡很早,很早,早於他寫此小說時,必定已對人類殘忍行為有所體會,當然,他的經歷怎會沒有體會。而他將這些洞見寫成小說,說人類自取滅亡,高等低等生物之爭論也應該是很早在華文文學中出現的。筆者見識淺,所以閱畢此書時,便慨嘆為何我不早三十年看到此作品。 其實我一向都不喜歡倪匡的作品,可能封面設計不時尚,小時候看了看便放下了。而且改編的電視劇、電影等均拍攝不到倪匡想表達的大義,而且導演往往將小說虛幻未來化。拍得不真實,無論是黎明、劉德華還是余文樂的衛斯理,也不能吸引我半分。可能是書緣,在眾多作品中我選了《紅月亮》,一看便手不釋卷的看。在我看來,倪匡的小說應該拍成MIB或者是職業特工隊的格局才對,真實中見科幻才行。 如果要寫小說,必定要學習倪匡先生快速推進情節的功力。